药品零差价,医院已无法在药品方面获取任何利益,但是作为向医院配送药品耗材的医药流通企业,处于利益方,医院会把相关成本转嫁给医药流通或药械企业吗?


公立医院在取消加成后,对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医院的人力成本、仓储成本及运行成本成为医院的负担。DRGs政策影响下,医疗机构成本效益结构发生变化,疾病的价格确定了,质量标准确定了,管理者需要倒推花费在每个环节的时间、药品、耗材和人力的成本。


2017年医院人力成本占医疗收入(含药品收入)比例为35%~45%剔除药品收入,2017年医院人力成本占医疗收入比例为55%~65%。医院药品物流供应仅仅局限于配送阶段,医药配送公司仅仅是根据医院的需要把物品配送到医院,余下的请点、上架、摆货、补货等工作,全部需要药剂科人员承担。医院的复杂性导致采购、供应、使用流程不协调,造成部分物资的积压与供应商之间供需脱离,导致医院的仓储成本居高不下。医院各科室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还在采用原始的人工录入,效率和准确率低下,导致医院运行成本上升。


医药流通企业面对着医院的需求升级和利润下降,以后的服务是不是不仅仅把药品耗材送到医院就可以?无论如何,医院都将是药品、耗材使用的最大终端,是各方都要争抢的市场。医药流通企业要面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在未来为医院提供相应的医院内部物流延伸服务将成为是否可以占领医院市场的至关重要点!